快讯热点!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或年底国内首发:剑指10万-20万元市场

博主:admin admin 2024-07-08 03:46:54 493 0条评论

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或年底国内首发:剑指10万-20万元市场

上海 - 据可靠消息,蔚来汽车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或将改变原计划,于今年年底在国内市场首发,随后于明年上半年进军欧洲市场。该品牌定位亲民,主打10万-20万元价位小型车和微型车市场,并将搭载蔚来最新的换电技术。

“萤火虫”品牌的推出,标志着蔚来在产品线布局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使其能够更全面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与比亚迪、小鹏等竞争对手展开更加直接的竞争。

加速国内市场布局

此前,有消息称“萤火虫”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欧洲市场首发。然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蔚来似乎决定调整战略,优先发力国内市场。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蕴藏着巨大潜力。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50万辆,同比增长63.9%。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

其次,蔚来在国内市场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截至2023年底,蔚来已在中国累计交付超过10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服务,蔚来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用户。

剑指10万-20万元市场

“萤火虫”品牌主打10万-20万元价位,这将使其与比亚迪秦、小鹏P5等车型展开直接竞争。在这一价格区间,蔚来将凭借其换电优势和品牌溢价能力,争取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蔚来一直在积极布局换电体系。截至2024年6月,蔚来已在全球建成超过1000座换电站,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补能体验。相比之下,比亚迪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充电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业内人士分析

“萤火虫”品牌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蔚来产品线,使其能够满足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将加剧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萤火虫”品牌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其产品力能否真正打动目标用户。如果能够提供兼具性价比和性能的产品,那么“萤火虫”品牌将有望在10万-20万元市场取得成功。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案终审宣判 吉利获赔6.4亿创历史新高

北京 - 2024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对备受关注的吉利诉威马汽车技术秘密侵权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认定威马汽车侵害了吉利汽车的技术秘密,判令威马汽车及其关联公司赔偿吉利汽车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6.4亿余元,该判赔数额创下中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历史新高。

该案源于2018年吉利汽车发现,其下属公司数十名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离职后入职威马汽车及其关联公司,并利用在吉利汽车工作期间掌握的技术秘密为威马汽车研发新能源汽车。吉利汽车认为,威马汽车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威马汽车侵害了吉利汽车5套底盘零部件图纸的技术秘密,判令其赔偿吉利汽车经济损失5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200万元。威马汽车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在全面审查本案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维持了原判决对威马汽车侵权行为的认定,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对赔偿数额进行了适当调整。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本案的判决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彰显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赔偿数额最高的一起案件,充分体现了法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力度。
  • 维护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该案的判决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 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案是国内首例因技术秘密被侵权而引发的重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业内人士表示,**该案的判决将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技术秘密保护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创新型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件背景:

2017年,吉利汽车推出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帝豪EV,但在2018年,吉利汽车发现其下属公司数十名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离职后入职威马汽车及其关联公司,并利用在吉利汽车工作期间掌握的技术秘密为威马汽车研发新能源汽车。吉利汽车认为,威马汽车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威马汽车侵害了吉利汽车5套底盘零部件图纸的技术秘密,判令其赔偿吉利汽车经济损失5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200万元。

二审判决:

二审法院在全面审查本案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维持了原判决对威马汽车侵权行为的认定,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对赔偿数额进行了适当调整。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The End

发布于:2024-07-08 03:46:5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安排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